本文將 NPE 定義為:從專利權利中獲得利益,但并不銷售或制造相關產品,也不提供相關服務,并以原告身份積極主張權利或提起訴訟以行使專利權的法律組織(法人)。本文NPE之范圍不包括自然人及大學。
本文統計的案例數據范圍包括2010-20191年中國大陸地區發生的至少一方當事人為國外NPE的專利訴訟案例(中國NPE的案例未進行統計)。本報告將相同當事人就同一事由進行的所有相關訴訟稱之為一個案例,例如,如果甲方向專利局復審和無效審理部提起針對乙方專利的無效審查請求,之后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最后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在此過程中,盡管存在三項不同的判決,但這些訴訟仍被視為同一案例。只要案例中有任何法律文書是在 2010-2019 年這一時間段內做出的2,該案例就會被統計到本文的案例數據中。
事實和數據 NPE在中國的訴訟趨勢圖 1:近十年來 NPE 訴訟3的演變和訴訟類別的細分
請注意,圖中所述年份是指提起訴訟的年份,如果無從獲知此年份,則參考案例中已知的最早簽發的法律文書的日期。數據來源:Darts-ip
圖 1 顯示了 NPE參與的專利相關訴訟數量隨時間推移而呈現出的不可否認的增長趨勢(盡管逐年統計數據中存在少數下降情況)。2014 年和 2019 年,案件數量顯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NPE在歐洲的訴訟數量也出現了顯著增長 (62%)。同一年,NPE在美國的專利訴訟案件數量首次出現下降。
至于訴訟類別,到目前為止,無效程序4的占比是最大的。無效程序在所有訴訟中的年均占比為 80%。2016 年,這一占比達到最低 (50%) 。2016 年之后,侵權訴訟的數量驟然增多,之后保持穩定增加。從 2014 年無效程序數量的激增現象可推斷:NPE可能 在2014 年就提起了大量侵權訴訟,但這些訴訟的數量在 2016 年之后才反映出來,因為侵權訴訟的判決通常在無效判定之后才做出。最后,我們不妨假設,自 2014 年開始,NPE 很可能已將其焦點從美國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比如歐洲和中國。
NPE 訴訟分布圖圖 2:NPE在中國大陸訴訟的地理分布
圖 2 顯示了除無效程序之外的所有其他類別案例的地理分布情況。紫色越深,表示該區域的案例數量越多。數據來源:Darts-ip
圖 2 大致顯示了案例集中的區域。NPE 傾向于在中國經濟發達的省市提起訴訟,例如,江蘇。13 例)、廣東。10 例)、北京市(10 例)、上海市(7 例)和陜西。1 例)。其中,有6個案例最終進入最高人民法院審理。NPE在以下一審法院提出了最多的訴訟: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訴訟所涉專利的技術領域表1:訴訟所涉專利的前 10 個 IPC 分類
IPC | 技術領域 | 案件數量 | |
---|---|---|---|
1 | H04W | 無線通信網絡 | 104 |
2 | H04L | 數字信息傳輸(例如,電報通信) | 84 |
3 | H04B | 傳輸 | 60 |
4 | H04Q | 選擇 | 27 |
5 | H03M | c編碼、解碼或代碼轉換 | 26 |
6 | H04J | 多路通信 | 25 |
7 | H01Q | 天線(例如,無線電天線) | 21 |
8 | H03H | 阻抗網絡(例如,諧振電路、諧振器) | 16 |
G10L | 語音分析或合成、語音識別、語音處理、語音或音頻編碼或解碼 | 16 | |
9 | G01L | 測量力、應力、扭矩、功、機械功率、機械效率或流體壓力 | 14 |
10 | H04M | 電話通信 | 10 |
這些專利包括 NPE 和非 NPE(例如,NPE對非NPE的專利發起無效程序)的專利。數據來源:Darts-ip
訴訟所涉及的專利技術主要分布在電子通信技術領域,尤以無線通信網絡的數量為最。這與該行業創新密集、競爭激烈、國內通信產業高速發展不無關系。
NPE 專利的權利有效性以下圖表將 NPE專利與一般專利(此處所述一般專利是指所有無效案件中的涉訴專利,包括NPE專利)的權利有效性進行了比較。圖 3 和圖 4 的條形圖顯示了專利保護范圍變化情況的統計數據。紫色表示在授權范圍的基礎上獲得完整保護的案例數量及所占比例,深綠色表示雖獲保護但范圍有所縮減的案例數量及所占比例,淺綠色表示專利被全部無效的案例數量及所占比例。
圖 3:NPE專利與一般專利的有效性比較
數據來源:Darts-ip
從圖 3 可見,NPE專利以完整范圍被認定有效的概率5比一般專利低 8%,表明 NPE 專利穩定性相對更弱。然而,一般專利與 NPE 專利的全部無效率是相當的。
圖 4:NPE專利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有效性比較
挑戰專利有效性的行為包括無效、異議、多方復審和侵權訴訟中的權利有效性判定。來源:Darts-ip
從圖 4 可見,在韓國,NPE專利以完整范圍被認定有效的概率非常低,僅為 11%,而日本的這一概率高達 40%,中國則介于兩者之間。對比其他國家,NPE專利在中國得到全部維持的概率接近于美國,同時明顯高于歐洲。
趨勢總結通過對上述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可發現中國 NPE 訴訟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注:文章轉載于科睿唯安